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科学研究 - 学术活动

学术活动

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举办第四十六期学术沙龙活动——关注无人机技术,探讨发展低空经济的前景

近年来,我国的低空经济发展迅猛,在技术融合创新和场景应用培育方面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与生物制造、商业航天等新兴行业一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引擎。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香港国际创科展上,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的张欧亚、马向玲和邱明辉三位博士一同参展,在低空经济、城市空中交通、工业AI等领域与国内外无人机企业展开了深入的交流。为了活跃学术气氛,分享参加国际创科展的成果,促进师生对无人机技术、低空经济的认识,4月29日下午信工学院在实训楼209多媒体教室举办了以“关注无人机技术,发展低空经济”为主题的博士沙龙。沙龙由张欧亚、马向玲和邱明辉三位博士主讲,谭靖千老师主持,学院吴广裕副院长、何文海主任、黄世奇教授出席,四十多名师生参加了这次活动。

1  关注低空飞行器关键技术,着眼于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场景

张欧亚博士以《低空飞行器及其关键技术发展》为主题,介绍了低空飞行的空域、低空飞行器的概念分类和低空经济全球发展的概况,重点探讨了低空飞行器的关键技术、飞行特点和应用场景,在此基础上分享了深城交公司低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工程、香港沙田区科学园微型机场建设、基于RFID的港深跨境低空物流监管沙盒项目等典型案例。张博士的交流汇集了丰富的调研资料,着眼于低空飞行器的支撑保障技术,旨在推动无人机技术的智能化、数字化进程。

2 对接无人机企业的需求,校企合作培养技术人才

马向玲博士在题为《深圳市高端无人机有限公司人才项目合作的思考》的交流中,结合多年来在智能控制和无人飞行控制方面的教研成果,指出在产教融合蓬勃发展的背景下,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需求对接,充分挖掘自身资源,主动走出去与企业合作,共同培育优秀技术人才。马博士以在穿越机和教育无人机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方面为业界领先者的深圳市高端无人机有限公司为例,讨论了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前景。马博士认为我校培养的毕业生与该公司急需的人才有较大的契合度,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提出应根据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情况,共同开发低空技术课程和实训课程,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低空经济人才,同时深化校企之间多方位、多层次的合作关系,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,实现校企共同发展的构想。

3 技术、政策与市场动态协同,打造低空经济新模式

邱明辉博士以《发展低空经济的动力研究》为主题,从业界视界、经济视角和技术经济视角介绍了对低空经济的不同理解,指出低空经济被明确定位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行业后,其发展依赖于技术成熟度、政策适配性和市场需求弹性的三维驱动力。对于低空经济的未来,邱博士强调安全托底能力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底线,应用场景创新是发展低空经济的生命力,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前瞻性布局,以市需求为导向,以企业为主体,依托智能化、数字化等技术打造低空经济的新模式,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在沙龙的交流环节,三位主讲人与参会师生就无人机的类型特点、低空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产教融合的前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本次沙龙活动聚集于新技术新行业,加强了各专业师生间的交流,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。

1.jpg

大合照

3.jpg

张欧亚分享

5.jpg

马向玲分享

6.jpg

邱明辉分享